鍋爐運行情況
該型鍋爐的第一臺于1999年10月正式投人商業(yè)運行。試運期間,運行燃料低位發(fā)熱量為11000-14000kJ/kg,其中主要為12000kJ/kg左右的當?shù)亓淤|無煙煤殲石。由于燃料的著火點較高,床下點火需要將床料加熱到620℃以上時才可以投煤。啟動過程中燃燒室的溫度與啟動時間的關系.
啟動油槍加熱床料,約80min后,床料溫度接近620℃.此時開始少最給煤.根據(jù)床溫的變化速度和排煙氧氣含量變化判斷是否著火.煤著火燃燒后從整體的暗紅色逐漸轉向亮紅色。120min 后,床溫突然迅速上升,迅速調整風量和給煤量,維持床溫為930℃左右,此時主蒸汽壓力和溫度也接近額定參數(shù)。當主蒸汽壓力和溫度達到汽輪機要求后并汽。冷態(tài)啟動過程中的主蒸汽壓力和溫度情況見圖7 一10 。根據(jù)汽輪機對蒸汽的需求確定鍋爐負荷。由于汽輪發(fā)電機的參數(shù)限制,蒸汽溫度和壓力均略低于設計額定值。冷態(tài)啟動到滿負荷的時間約為2 一2 . sh 。床溫升溫速率平均為8℃/min,最大為24℃/min,遠遠高于絕熱旋風筒的小于1.5℃/min的嚴格要求。
啟動后逐漸增大給煤量,提高鍋爐負荷。冷態(tài)啟動過程中的出力情況即主蒸汽流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.當鍋爐帶到需要的負荷后,運行穩(wěn)定,燃燒室上下的沮度比較均勻.飛灰回送流暢.分離器水冷壁受熱面的吸熱使回送飛灰溫度明顯下降.回灰溫度比分離器進口溫度低,一般為50℃左右,距離布風板的距離。
該爐的燃燒效率比較高,燃料的揮發(fā)分僅為6%時,
飛灰含碳量為6%-8%;靜電除塵器四個電場的飛灰及渣的燒失量圖.飛灰粒徑分布圖.鍋爐密封性能好,靜電除塵器人口含氧量為4.2%;循環(huán)灰量大,燃燒室上下溫度均勻;分離器、立管、送灰器從未出現(xiàn)高溫結焦問題。
正常運行壓火和再啟動特性見圖7-5 。在O時刻停止給煤和二次風,充分流化后,由于燃料的后燃性較強,床溫在維持一段時間才開始下降。降至870 ℃ 左右時停一次風機對風室進行泄壓處理,床溫開始自然下降;在降至730℃左右時溫度下降速率變;降至650℃以上時啟動可以直接給煤,即熱態(tài)啟動。若壓火時間過長,大于6-7h ,床溫降到600℃以下,需要重新投油槍加熱啟動,即溫態(tài)啟動。熱態(tài)啟動時間約為30min,溫態(tài)啟動時間與啟動時的床溫有關。
能夠保證蒸汽參數(shù)時的鍋爐最低負荷為45%。當鍋爐負荷低于45%時,主蒸汽溫度偏離汽輪機的要求,但能穩(wěn)定燃燒。最低穩(wěn)定燃燒的負荷率為20%左右。
|